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发布时间:2023-12-08点击次数:1
作者: 厨房

  作者:曹卫东(北京体育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主任、教练员学院院长,体育总局党校副校长)

  为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我们要从始至终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绩。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格外的重视体育工作,对体育强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大目标,其中就包含了建成体育强国。为实现体育强国建设目标,我们要从始至终坚持党对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不断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不断取得新成绩。

  习高度重视人民身体健康水平,强调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2013年8月31日,习在沈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

  人的身体健康,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物质前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体育工作的价值旨归。2017年8月27日,习在天津会见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时指出,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逐步的提升人民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体育工作的价值旨归。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习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两大目标同等考量、齐头并进,凸显了以体促健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写入《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等文件陆续出台,搭建起以体促健的“四梁八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提出一系列体育改革发展新战略,指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体育强国之路,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不久前发布的《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体育场地达371.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行政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全覆盖,体育锻炼的基层供给取得长足进步,全民健身强健着民族筋骨、强大着民族力量。“无运动,不健康”口号深入人心。

  从“健身”质变到“健康”,从全民健身跃迁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需要全域普及、科学引导双重发力。全域普及重在提升民众的体育参与意识。要加快青少年体教融合路径探索,完善体育教学教材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将中小学体育纳入基础学科体系;推动实现“高中—大学”体育贯通化培养。补齐老年人社区健身短板,将体育服务纳入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补贴或消费券等形式激发老年人健身积极性。科学引导重在全方位全周期推进体卫融合。要发挥高校、单项体育协会、社区的科学健身普及作用,减少锻炼风险和运动损伤几率。加速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处方体系建设,借鉴美欧国家体质监测先进经验,将国民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与体检、心理健康调查、营养调查相结合,打造大健康数据管理平台,提升国民健康风险综合防范能力。以地市级城市为重点,建设一批“科学健身门诊”“慢性病运动干预创新中心”等示范机构,为体卫融合政策细则的制定提供操作指引等。

  习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体。这是新时代中国体育发展的根本价值遵循,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新时代体育领域的生动体现。建设体育强国需要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统一,最终服务于人民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习在谈体育工作时,总是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置于一个系统,讲全面、讲协同、讲互促,强调体育强国的基础在群众体育,既强调群众体育要着眼于厚植体育基础,也强调竞技体育要带动和促进群众体育发展。2017年1月18日,习在洛桑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时强调,中国奥林匹克运动蒸蒸日上,我们将以北京冬季奥运会为契机,把竞技体育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同时全力发展群众体育,通过全民健身实现全民健康,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平等参与和多元选择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强支撑。竞技体育代表了人类对自身极限的挑战,对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追求,为群众体育的发展提供先行样板。一方面,竞技体育的场地设施共享、训练科学、营养康复等经验移植改造,能有效反哺大众体育,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另一方面,开发职业联赛和品牌赛事,有利于满足群众体育项目化、竞赛化、消费化的新需求。国外品牌职业联赛经常举办草根赛事,如美职篮联赛开设了NBA训练营、篮球嘉年华、篮球无疆界、篮球大篷车等,打通职业与业余的壁垒,保障了球员人才储备。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就按照专业比赛标准设立了群众赛事项目,“草根儿上全运”,老百姓从旁观者真正变成了参与者。

  体育发展成果更好惠及人民,需要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交互上大胆破题。一是坚定不移地走好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之路。积极拓宽选材渠道,完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各级别、各类型体育比赛,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体育院校不仅遴选单招来的高水平在校运动员,还可以借鉴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冠军班模式招收国家队、省队和职业俱乐部的退役运动员,与俱乐部联合培养,形成竞技体育的人才蓝海,激励民众不断自我超越,追求更高质量的生命价值。二是拓展智慧化体育供给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规范管理原则,广泛吸引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投资体育智慧化建设,创新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及运营模式。可基于城乡特点建立不同规模的体育休闲综合体,在商业综合体内增加适当的体育项目场地,引导群众参与体育锻炼并增加相关娱乐活动消费;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新建或改造学校体育场地,分时段供学校和社会使用;依辐射范围合理规划“社区体育公园体系”,面向广大群众提供体育公共设施。三是打通群众参与高水平赛事通道。建立不同运动水平的赛事体系,增加民众以参赛者、组织者、志愿者等多元化身份参与的机会,激发社会办赛与群众参与热情;对三大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将组织体系至少建到区县、赛事体系建到乡镇,提升体育爱好者赛事体验获得感。四是完善社会体育组织体系建设。加快成立各级体育总会,明确职责,形成遍布全国的立体式社会组织体系;吸收业余体育俱乐部成为体育总会会员,为体育爱好者提供定期参加训练和比赛的机会。

  全民身体健康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2019年8月30日,习在北京会见国际篮联主席穆拉托时指出,体育既是国家强盛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人民立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人的初心,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习指出,要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体育产业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事关民生的“幸福产业”。

  体育产业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动力,也是增进民生福祉、增强人民获得感的重要方法。2020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达3万亿元,同比增长1.7%。健身休闲业方兴未艾,体育旅游业稳步增长,体育用品业一直在优化。“双减”政策后青少年体育培训更是成为新的行业增长点。马上就要来临的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足球世俱杯等国际重大赛事也为体育竞赛表演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让人民更好地感知体育、参与体育、享受体育,需要在“双循环”格局下提升体育产业的国民经济贡献力。一是壮大体育市场主体。以职业赛事为主体,鼓励更多城市建设大型职业体育队伍,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细致划分领域发展,增加体育人口,促进体育消费;丰富产业高质量发展模式。激活“体育+X”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体育+康复”“体育+健康”“体育+旅游”等模式创新。二是完善体育人才体系建设。加快出台社会体育教练员等人才培训认证方案与标准,建立体育人才标准化认证体系;加大对赛事运作、体育经纪、体育装备研发等领域人才的培养,形成“懂体育、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引进模式,吸引国内外各类顶级人才参与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体育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活力。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2013年8月31日,习在沈阳会见参加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彰会、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的代表时指出,体育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追求卓越、突破自我的精神方面,有着无法替代的及其重要的作用。2014年8月16日,习在南京欢迎前来出席青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时强调,体育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2016年3月18日,习在听取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备工作总体计划和进展情况时指出,在北京举办一场全球瞩目的冬奥盛会,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体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对于国相交、民相亲,对于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习指出:“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方法。”体育是人文交流的重要领域,是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与渠道。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其中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体育对内可以激发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共识;对外能展示国家形象,推动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精神文明浸润于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全面发展构筑价值根基。275个奥运冠军,275次升起五星红旗,275次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育承载了无数的家国荣耀。“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乒乓精神”“女排精神”等,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世界展现出中华民族明朗刚健的崭新气象。习多次赞扬体育健儿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敢于挑战和超越自我,表现出了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希望体育人“带头拼、加油干,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加多正能量”。体育人要以“使命在肩、奋斗有我的精神”,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姿态,在疫情寒冬中凝心聚气,使体魄强健成为人民“标配”,让能量价值溢满生活,激励每个平凡生命在人生赛场上奋发前进。

  新冠疫情凸显“身体力”和“精神力”的比拼,让“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成为国人的标杆形象,为体质保驾护航,为精神世界注入强大能量。一是要继承和创新中华体育精神。鼓励体育艺术创新,打造一批国家级、省市级的体育文化精品工程与体育文化品牌活动。挖掘体育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发挥明星运动队和体育明星的示范作用,推动体育产业和体育改革,为建设体育强国注入高水平发展内涵。二是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积极开展内地与港澳台体育交流合作,在体育赛事的激情碰撞中和体育文化分享中,共享中华体育崛起的荣光,增强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三是加强国际体育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深化与各国的体育交流合作,扎实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框架下的体育交流活动,推动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面向未来,要逐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2年我国数字化的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化的经济成为中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精准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习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础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逐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身个人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人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体系、传统产业与新兴起的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所有的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化的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稳步的增长和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